上外MBA校友王巧玲:且顾耕耘,莫问收获

发布者:陈英发布时间:2021-09-26浏览次数:234


王巧玲

上外MBA2021PT3班毕业生

施而恳咨询创始人

华衍化学(上海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

中国翻译协会(TAC)会员

王巧玲校友于2018年进入上外MBAPT3班学习,2021年毕业。2011独立创业,经历过多次业务变更和跨界转型,现在主要聚焦于制药行业内的质量管理咨询和药品注册服务,客户群体为在华日系企业或者中国对日出口医药企业。

选择:适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的

对王巧玲校友而言,攻读MBA一直在自己的人生规划内,初衷和目的其实很简单。一是提升自我,系统地学习管理学方面的知识,以便更好的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。二是开拓视野,了解当下同龄人的所思所想以及老师们对管理、社会热点问题方面的思考。系统学习也是关键的一环,希望能多维度地对企业经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找到相应答案;同时,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分析工具对企业业务结构、发展方向以及组织资源等进行适当调整,管理实践得到了更好地检验。

经过详细比较各院校的MBA项目,多方面综合考量下来,王巧玲觉得上外MBA项目更贴合自身需求,其原因如下:上外MBA“无国界管理”人才培养理念,项目依托于国际资源优势,海外交流机会较多,有利于提升自身竞争力。ufc下注官方拥有超过30年的人才培养经验,师资力量雄厚,文化底蕴深厚,“国际化、精英化、走向全球”更是其对学生培养的定位,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。

王巧玲是学语言出身,上外一直是心向往之的学府。报考上外MBA,不仅管理类联考可以选择英语外的小语种,入学后在继续夯实英语基础的同时,还可以选修第二外语课程。就我个人而言,幽默诙谐的梁老师所教的德语课,让我们能够在课堂上与德语和德国文化“全方位”接触。聆听招生办老师宣讲时,了解到上外MBA的一大特色项目——“Mentor-Mentee”,由校外专业导师对MBA学生的职业深度了解后一对一给予针对性的职业发展建议,提升学生的行业洞察能力和个人领导力,也是吸引她的一大亮点。

筑梦:凡心所向,素履以往

备考过程路漫漫,过五关斩六将,终于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学校。经历社会的一番洗礼后又重返校园,人生又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,接受回炉再造,学习系统化的知识,遇见新的老师和同学,内心是非常欣喜和满怀期待的。开始学习后,通过横向的自我感受以及纵向与其他学校同辈的交流,感觉上外还是名副其实的,是上海MBA院校的一股清流。

曾国藩所言:“吾辈读书,只有两事,一者进德之事,一者修业之事。”

学习也是一场修行,通过和老师们交流专业课知识,和同学们探讨职业和参加活动,这是一场非常漫长而美丽的精神之旅,此乃进德;在老师们的引导下阅读了很多管理学方面的经典书籍,通过用知识武装自己以指导实际工作,此乃修业。在上外MBA两年半的学习期间,还收获了师生情和同学间的友谊。


SISU MBA时光2018-2021


创业:勤学勤思勤实践,培养商业思维

就读上外MBA给王巧玲带来最大的影响莫过于职业发展了。学习系统管理知识和实务管理学技能,提升自己,建立人脉网络,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,逐步实现资源整合,为自己的创业公司打下扎实基础。

在未经历MBA学习之前,她对于行业和职业的深入思考是比较欠缺的,包括目前在做的制药行业,也是非常偶然的机缘巧合进入的,前期对于所从事的行业和岗位的性质及发展前景,不会产生太多的思考,导致错过了很多商业机会。

通过在上外MBA两年半的学习,她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全新视角,学会从产业链、供应链、财务、人力资源等多个角度来分析产业、企业和职业。从产业的角度,哪些产业是朝阳行业,哪些又是夕阳行业?如果选择行业的话,正常情况下偏向于选择朝阳行业。从企业的角度,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如何,企业的市场规模有多大、企业自身的规模有多大、企业的盈利能力怎样,一般来说,企业的盈利能力跟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正相关,越下游,盈利能力可能会越强。以制药行业来说,王巧玲认为虽然有企业之间的差别,但是盈利能力最强的肯定是最下游制剂企业,但制剂企业也有差别,盈利能力最强的肯定是创新药企业。

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,王巧玲说公司成立伊始,为了生存下去,有什么业务就做什么业务,什么业务盈利多就做什么业务。但是随着公司业务和人员的增多,关于公司如何继续走下去,并且生存发展得更好,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也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。虽然想了很多,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框架,主要还是凭经验行事,通过MBA战略管理以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,深入分析市场规模有多大,市场上竞争对手有哪些,他们的优势和劣势有哪些,然后同自身优势和劣势进行比对,然后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,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精,人精我廉,人廉我无”,通过战略方面的分析,公司发展的思路也变得清晰和可见起来,再制定战术,接下来就是如何去执行和实现了。

在就读MBA之前,她的公司有多个业务板块:翻译、技术转移、质量管理和咨询、商务调研等等。但是由于公司人力资源有限,同时开展的话,确实在实务中会有比较多的问题,顾此失彼,在协调人员、服务客户方面往往感到力不从心。就读上外MBA后,通过市场营销方面的系统学习,王巧玲校友在实际公司运营中直接砍掉了多个弱势业务,聚焦于更有核心竞争力、更有前景以及能带来更多利润的业务,仅仅保留了翻译和质量管理咨询两大块业务,实际上,这也她毕业论文中所涉及到的内容。

MBA学习之前,几乎所有公司实操都是凭感觉和以往经验行事,并没有一定的理论和参考依据,通过MBA两年半学习,现在,一切跟管理相关的实务在头脑中就有章可循。比如,碰到财务上的问题,需要引起重视的注意点,应该如何去规避风险等等;碰到营销的问题,我们可以迅速调动营销的一些基本概率和理论,然后根据实际去制定解决方案,去试错、去改进;再如碰到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,哪些是经过证明屡试不爽的一些结论,然后可以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。以上种种不一而足,当然,管理既是科学,也是一门艺术,理论、方法和工具等条条框框是最基本的,是需要我们所遵守的,但更多的应该是在此基础上,勇于去试错,勇于去创新。

MBA学习时间是短暂的,王巧玲建议学弟学妹们不仅要注意课堂之内的知识学习,同时,更多的还是要跟老师和同学们多交流和借鉴。在校期间,在日常工作中碰到什么问题,可以多找老师和同学沟通。孔子曾言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,那是指路人,何况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们,授课老师均是专业教授和业界权威人士,同学们也都是各个行业内的翘楚,交流和沟通也并不局限于学习期内,甚至毕业后,多注意保持沟通和交流,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一定要相信上外这所学校、老师和同学们永远是我们身边最宝贵的财富。

张爱玲有言,“出名要趁早”,学习也是。如果条件适合的话,读MBA要趁早,不要犹豫,带着问题来读,多跟老师和同学交流。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,工作性质、工作环境都不同,特别是对于上外MBA这样一个多元化和前沿化的项目而言,跟老师、同学们多交流、多沟通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(由校友提供材料、ufc下注官方职业发展与校友会办公室整理)

虹口校区
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(200083)
松江校区
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(201620)
Baidu
sogou